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存储芯片价格飙升,手机厂商集体承压:低端机陷做多亏多困境,新机恐难逃涨价命运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存储芯片行业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普涨行情,进入四季度后涨势愈演愈烈。以主流的DDR5(DRAM行业成熟工艺制程的最新产品)规格的16Gb颗粒为例,9月底的价格为7.68美元,然而短短一个月后,价格就跳增至15.5美元,单月涨幅高达102%;DDR4 16Gb的涨幅也超过92%。由于涨势较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原厂甚至一度暂停报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存储芯片行业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普涨行情,进入四季度后涨势愈演愈烈。以主流的DDR5(DRAM行业成熟工艺制程的最新产品)规格的16Gb颗粒为例,9月底的价格为7.68美元,然而短短一个月后,价格就跳增至15.5美元,单月涨幅高达102%;DDR4 16Gb的涨幅也超过92%。由于涨势较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原厂甚至一度暂停报价。

来自上游的密集涨价迅速向下游终端传导,并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造成明显冲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家手机厂商已经暂缓了本季度的存储芯片采购。小米、OPPO、vivo等厂商库存普遍低于两个月,部分厂商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库存低于三周,在犹豫是否接受原厂(美光、三星、SK海力士)接近50%的涨幅报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分别向 OPPO、vivo等厂商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头部Tier1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荣耀)与原厂都有长期的LTA(长期供货协议),因此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目前手机厂商面临的压力主要是,短期内存储芯片价格涨幅过于剧烈,譬如四季度原厂LP4X/5X(低功耗双倍数据速率动态随机存取内存LPDDR的两种技术标准)合约价环比三季度涨幅达到40%,UFS合约价涨幅达25%至30%。”11月17日CFM闪存市场分析师杨伊婷对记者说。

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接下来品牌端势必调降低端产品占比,同时针对全系列产品分层上调终端售价以维系正常营运。

四季度DRAM合约价同比上涨75%

在杨伊婷看来,近期有报道称手机厂商暂停存储芯片采购,实际上是今年Tier1手机签订的LTA数量已经得到基本的满足,短期内存储芯片缺货并没有对Tier1手机量产出货造成实际影响。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更多的是关注明年原厂分配到的供应量。另外行业普遍预期涨价将至少延续至明年上半年,在涨价预期下,手机厂商需要提前规划产品并备货,因此进一步加剧四季度的供需紧张。

存储芯片涨价的根源,是人工智能(AI)带来的“吞噬式需求”正在重塑行业。与普通服务器相比,每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和NAND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和3倍。

面对AI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早在去年三季度,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企业就开始削减部分利润率偏低的传统DRAM产能,转至生产HBM和DDR5等更高利润的产品。

杨伊婷称,近期,北美的CSP(云服务提供商)对明年整个的备货需求大幅上涨,导致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到明年一整年来看,整个存储芯片的供应都将处于有明显缺口的情况。

这种结构性的产能转移,直接导致用于智能手机的LPDDR等DRAM(主要用来做电脑内存,比如DDR以及手机内存,比如LPDDR)供应陷入持续紧张,其价格涨幅预期也随之一次次上调。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DRAM合约价格对比去年同期上扬逾75%,以存储器占整机BOM cost(物料清单成本)约10%~15%估算,2025年该成本已被垫高8%~10%。更严峻的是,随着DRAM及NAND Flash合约价格持续攀升,预估明年整机BOM cost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提升约5%~7%,甚至可能更高。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日前在微博上公开回应Redmi K90系列不同版本差价过大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的走势,存储芯片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

杨伊婷指出,手机厂商们能接受的是逐季、温和上涨,而不是在一个季度里跳涨40%。

如何应对短期内存储芯片成本的大幅飙涨是目前所有手机厂商面临的难题。直接大幅提价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消费者往往对手机售价上涨颇为敏感。

从市场的应对策略来看,手机厂商们普遍采取了一种“小幅涨价+存储芯片配置策略性下调”的方式。例如,原本计划在某个价位段提供“512GB ROM + 16GB RAM”的豪华配置,现在只能降格为“512GB ROM + 12GB RAM”。在部分中端机型上,将LP4X 8GB ROM的配置调降至LP4X 6GB ROM及以下的内存容量。杨伊婷分析,厂商对运行内存(RAM)进行1~2GB的下调,通常不会给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带来明显的差距。

但是,对于容量的减配,厂商则表现得更为谨慎。“目前整个手机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消费端对大容量NAND的需求增长依然是比较坚挺的。”杨伊婷说。

低端手机市场可能面临做多亏多局面

相比头部手机品牌尚能依靠与原厂的长期协议和品牌溢价艰难周转,中低端机型市场以及部分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厂商,在此次涨价风暴中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和猛烈。

“对于低端手机来说,硬件利润的空间一定会更有压力。明年低端机型市场可能会出现出货瓶颈。部分入门级机型甚至可能出现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杨伊婷预测,在制定明年的产品组合时,厂商们可能会战略性减少入门级机型的市场配比,将资源更多地向利润空间更宽裕、更能承载品牌溢价的中高端机型倾斜。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则表示,由于存储器供应紧张状况延续,规模较小的智能手机品牌资源取得难度加大,不排除该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洗牌,大者恒大的趋势将更为明确。

当前,存储芯片涨价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以性价比和庞大出货量著称的“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的财报上。

2025年前三季度,传音控股营收为495.43亿元,同比微降3.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97%。就第三季度单季来看,公司呈现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局面:营业收入达到204.66亿元,同比增长22.60%,而归母净利润为9.35亿元,同比下降11.06%。对于利润下滑的原因,传音在财报中称,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减少所致。

在10月底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传音控股进一步谈及了存储芯片涨价的影响及应对——公司会根据上游成本变化、市场竞争情况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如调价、产品结构调整等。

华源证券在研报中也分析认为,三季度传音的盈利能力受存储涨价以及市场竞争情况压制,但随着调整终端产品价格,公司也将推动盈利能力修复。

展望未来,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下修了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出货预测,从原先的年增0.1%调降至年减2%。此外,该机构还称,若存储器供需失衡加剧,或终端售价上调幅度超出预期,生产出货预测仍有进一步下修风险。

“明年上半年的涨幅可能会有所收敛,不会像今年三、四季度暴涨得这么厉害。”杨伊婷预测。这意味着,手机行业至少还需要再忍受一两个季度的高压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m3g.com/1791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