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心
10月27日,海辰储能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公司在2023年7月于A股辅导备案又撤回、今年3月港交所递表失败后的第三次冲刺IPO尝试,此次递表的联合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
近年公司业绩增速惊人,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近90%,2024年归母净利润也实现扭亏。然而,细拆公司业绩发现,公司2024年核心毛利来自美国,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较大,且当年归母净利扭亏或主要依赖政府补助,这是否意味着公司业绩表现极大取决于外部政策?
此外,公司与宁德时代的纠纷还未尘埃落定,是否会对海辰储能的上市之路产生影响?
业绩表现或依赖外部政策 营利高增难掩财务问题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专注于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海辰储能2024年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统计的市场份额为11%,在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
从业绩表现上看,公司近年营收迎来飞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复合增速高达89%。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69.71亿元,同比增长225%。
利润角度来看,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由深度负值转为2.5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进一步扩张,同比增长136%至2.12亿元。
然而,细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构成,可以发现公司的卓越表现是外部政策加持下的结果。
比如,2024年,美国对光伏及储能产品实施关税暂免,当年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高达26.2%,由于公司出口美国的产品毛利率高达43%,远高于国内8%的毛利率,公司当年来自美国的毛利占比更是高达63%。
然而,2025年上半年,随着相关政策变动,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骤降至11.8%,毛利率也下降6.5个百分点至36.5%,来自美国的毛利占比下降至33%。
再比如,公司虽然于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但当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4.14亿元,若剔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收益的影响,海辰储能或仍处于亏损。此外,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也受到3.34亿元的政府补助的影响。
海辰储能坦言,政府采取的政策及法规对我们业务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但现有的激励计划可能会因经济、政治、金融或其他原因而减少或取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司呈现出应收账款高企、负债率水平高增的财务迹象。
公司应收款项随营收增长而逐步扩大,2022年到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其应收款项规模分别为51.97亿元、96.46亿元、96.61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数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28%。
与此同时,公司报告期内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1.8天、78.6天、185.7天、227.9天,逐期递增,且已达到极高的水平。这个数据意味着,若公司继续按照今年上半年的回款周期运作,那当下出售的产品需要在7个半月之后才能收到货款。
而在回款节奏放缓的背景之下,公司扩建产能还需要不断进行资本性支出,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负债端的杠杆不断放大。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负债率分别为66.48%、73.11%、74.95%。
可见,海辰储能的快速增长难免牺牲资产质量,快速增长的应收账款不仅占用巨额资金,且提升了坏账风险,企业运营的流动性风险加剧。与此同时,负债端压力的提升也考验着公司的杠杆管理能力。
被宁王起诉不正当竞争 黑马与龙头的纠纷待解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纠纷始于后者创始人吴祖钰的职业经历。
据公开信息,吴先生于2011年从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即进入宁德时代工作。在宁德时代工作的7年半时间里,吴祖钰作为技术骨干参与67项复合集流体等相关专利技术研发,2018年还作为中层管理人员获股权激励资格。
2019年2月,33岁的吴祖钰从宁德时代离职,同年12月在厦门创立海辰储能,几位技术同事也相继离职加入。目前,海辰储能4个执行董事中的3人均曾为宁德时代工程师。这种密切的人事关联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伏笔。
2023年9月,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违反竞业协议,最终吴先生向宁德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2023年11月,宁德时代又起诉前员工张敏,指控其在研究所工作期间实际服务于海辰储能。
2025年6月10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和创始人吴祖钰不正当竞争,指控聚焦于两点:一是海辰储能是由吴祖钰于其竞业限制期间创立;二是通过多家关联公司规避竞业限制,并挖角其7名员工。据此,宁德时代索赔1.5亿元并要求公开道歉。
同年7月,事件升级,宁德时代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向厦门警方报案,导致海辰储能工程部负责人冯登科被采取强制措施。
2025年9月,宁德时代就海辰储能目前拥有的9件专利提起7起诉讼。据海辰储能上市申请书,宁德时代在该系列诉讼中要求海辰储能将涉案专利的所有权转让给宁德时代,并赔偿诉讼相关合理费用50万元。
公司在上市申请书中表示,海辰储能从未将相关专利应用于任何产品,并且也无计划将该等专利应用于未来产品。因此,公司认为专利诉讼将不会对本集团整体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