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对话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2025年是密态计算市场化规模应用元年 | 直击乌镇

  新浪科技讯 11月9日上午消息,近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 旗下蚂蚁密算斩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大会指出:“蚂蚁密算创新全链路密态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以技术突破信任壁垒,实现数据规模化低成本可信流通,服务超千万级用户”。

新浪科技讯 11月9日上午消息,近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密算斩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大会指出:“蚂蚁密算创新全链路密态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以技术突破信任壁垒,实现数据规模化低成本可信流通,服务超千万级用户”。

当天,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与新浪科技等进行沟通,他表示:“大模型背后是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但和我们所期待的大模型给行业带来冲击性变革仍有距离”。究其原因,高价值、高敏感数据的跨主体融合利用仍有困难,导致大模型缺乏足够优质的数据“燃料”,难以释放全部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AI产业的深入发展,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韦韬明确指出:“数据的行业属性和商业价值非常大,它将决定未来大模型应用的行业竞争差异”。而蚂蚁密算的密态计算技术,正是破解数据流通信任难题的关键。

十年时间,构建数据可信流通新基建

蚂蚁密算的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6年,蚂蚁集团就已启动隐私计算技术探索,经过近十年持续攻坚,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密态计算技术体系,更在2024年6月成立独立的蚂蚁密算公司,全力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长期投入之下,最终密算技术实现了“计算过程数据可用不可见、计算结果保持密态化”的全链路安全,且同性能下的数据处理成本降至明文分布式计算的1.5倍以内。

成本的大幅降低,推动密态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据了解,密算技术已经落地诸多领域,如在普惠金融方面,蚂蚁密算支持的“农户秒贷”项目服务超1300万农户,其中八成农户种植面积不足10亩,将以往银行难服务的客户纳入了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新能源车险项目实现人车数据安全联合建模与精准定价,让75%新能源车主平均下降8%保费。

这些案例仅仅只是一部分。韦韬表示,目前,蚂蚁密算已形成“芯片-系统-平台”的全栈布局。芯片层,2025年9月发布的AI密态升级卡,可在不更换现有硬件、不修改AI应用代码与驱动的前提下,将大规模明文智能算力改造成密态智能算力,并且“与国内GPU适配的性能损失最低不足2%,最高不超过6%”;操作系统层,星绽开源操作系统采用首创的框内核架构与Rust编程语言,安全性大幅领先于Linux等主流OS;应用层,业内首个密态可信数据空间,确保即使是空间服务方的管理者,也无法窃取或滥用数据。

密算技术正迎来规模化应用的广阔市场空间。韦韬表示,“密算技术的市场规模,在基础设施层面是百亿级规模,在数据的加工、分析、处理层面是千亿级规模,上面承载的业务层面则是万亿级规模”。

数模一体:AI时代数据安全流通新范式

AI时代的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数据的安全流通,更需要数据与模型的协同发力。在韦韬看来,“未来将属于‘数模一体’的新范式”。这一范式的核心逻辑的是:“海量专业数据与行业知识是构建大模型与专业智能体的基石;反之,这些智能体也成为挖掘与融合数据价值的核心引擎”,二者如同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而这一范式的提出,源于蚂蚁密算在产业实践中发现的核心痛点——专业场景对大模型可靠性的要求极高,而当下的通用模型的能力表现尚不达标。

在医疗、金融、工业等关键领域,99%的可靠性是基本及格线,但当前大模型原生可靠性仅为70%-80%,“幻觉”“裂脑”“规模崩塌”等问题频发。韦韬举例说明:“我们测过,最简单的多位数×多位数,4位数×4位数大模型做的非常好,但8位数×8位数就崩塌掉了,准确率不到20%,实际上是规模失控了”。更关键的是,大模型的“幻觉”本质上是人类知识压缩后的必然产物,“但事实是不能被压缩的,因为它充满了偶然性,一旦压缩后就会失真”。因此,单纯依靠模型训练,难以根治“幻觉”难题。

为解决这一核心难题,蚂蚁密算于2025年7月发布国际首创的高阶程序(High-Order Program, HOP)大模型可信应用技术框架,成为“数模一体”范式的核心支撑。HOP创新性地融合自然语言与编程语言,将大模型的应用逻辑从“黑盒”走向显性化、可控化:逻辑部分用编程语言表达,确保核心流程的精确性与可验证性;知识部分用自然语言表达,利用其灵活性进行动态语义匹配。

通过“任务显性分拆、场景知识图谱、受控工具执行”三大核心组件,基于HOP的高阶智能体实现了对大模型执行过程的全流程管控,将大模型的应用从“手工作坊模式”革新成为“工业化流水线模式”,显著保障了可靠性。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数据治理、金融风控、医保智能审核等领域落地。

基于HOP技术,“数模一体”的价值得以充分释放:数据中的知识被提炼成显性化的SOP、知识图谱等AI架构基础元素,这些元素在校验过程中持续沉淀专家知识;而高阶智能体又能利用这些基础元素,加速新数据的提炼与价值挖掘,形成“数据滋养模型、模型激活数据”的良性循环。韦韬指出,最终核心目标是“让智能体处理确认后的数据不需要人再来核验”,这也是蚂蚁密算未来的核心攻坚方向。

开源共建,与行业催化生态变革

韦韬在沟通会上明确表示,2025年是密态计算市场化规模应用的启动元年。实际上,蚂蚁密算的技术突破,并非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开源共建生态的必然回报。

早在2022年,蚂蚁密算就发起设立“隐语”开源社区,陆续开放可信隐私计算核心技术,目前已链接全球超2万名开发者、6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70余家产业合作伙伴;随后又开源“星绽”安全可信系统软件栈,涵盖星绽OS、星绽机密计算两大项目,以技术普惠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在标准制定层面,蚂蚁密算牵头在国家数标委WG6(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工作组)成立SG2密态计算研究工作组,推动密态计算成为国家相关标准,目前已有20家单位加入共建,助力形成“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统一技术信任标准”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四统一”格局。

韦韬判断,当前数据要素交易市场规模约1000亿,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其潜在规模可达万亿级别,“很多数据的敏感性没有医疗和金融领域数据那么高,但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拿出来流动”。而密态计算技术的成熟,正为这些数据的流通提供了可能,其应用场景也将从金融、医疗等高价值高敏感行业,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罗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m3g.com/1665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